國際腦波認證考試 |part1心得分享 [牛肉麵NeuroMan]

ASEPA-ASEAN EEG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國際腦波認證考試 part1 心得分享

殷殷期盼終於收到通過通知啦!

心中滿滿的感謝之際也趁記憶猶新來記錄一下這項較為專門的考試心得

考試基本資訊 (詳細考試規章依當年度報考為準)

此考試為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 (ILAE) 成立之 Asian Epilepsy Academy (ASEPA) 舉辦的國際腦波認證考試 ASEPA-ASEAN EEG certification examination

考試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筆試,第二階段為口試

 (這次參加的為第一階段,就先針對第一階段基本資訊進行說明)

考試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分別為:

(1) EEG recording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ation

(2) Normal EEGs

(3) Abnormal EEGs

每個大部分50題選擇題,共有150題,答錯不倒扣。

時長:考試時間總共3小時不間隔。

通過標準:3部分中通過兩部分(>50%) , 且總和平均>50% (請依當次簡章敘述為準)。


準備過程

準備書目

(1) 破解腦電圖-EEG教材:快速判讀入門(第四版)2023/9  (有題目可以練習)
(2) Atalas of EEG, Seizure Semiology and Management, 3rd edition 2022
(3) 台灣癲癇醫學會舉辦課程 (腦波系列課程大推)
(4) 各種ILAE-ASEPA舉辦活動

準備時長

由於臨床上需要進行腦波判讀,又始於從有想要報考的念頭後,即陸續有在準備,原本預計報名約半年前的場次,後來因為一些因素就於今年6月考試,零零總總準備大約有快一年的時間,考前密集準備的時間大約4個月。


考試心得

考試當中其實好像沒有什麼閒暇的時間分神,一直專注於思考答案,三個小時可說是轉眼間就過了...

自己腦中設定的時間分配大概是一張考試卷一小時以內(50題/60分鐘)

實際上在寫的時候其實也差不多依照這樣的速率前進,全部寫完對完一次答案卡大概剩下30分鐘不到,後面剩餘的時間就是將不確定的題目再反覆思考參酌,還有...

確認答案卡沒有劃錯(這部分很重要因為一次會拿到三張答案卡供填寫)

記錄一下當下寫完最深刻的準備方向建議

1.基本的內容讀了再讀,收穫更多細節

準備過程中仔細讀了破解腦電圖-EEG教材這本書至少3次,考前抓練習題比較常出現與自己較常混淆的內容再去加強,發現每次其實都會漏掉一些小細節可以補強,反覆看後面的腦波圖示注意到的細節也不盡然完全相同,滿有趣的,值得反覆細細咀嚼每個波型。

2. 很多圖形,還是要耐心辨認其中差異

出現了比想像中還要多的圖形題需要進行判讀,需要選出指定波形的意義或產生原因、產生機轉,或可能與什麼樣的疾病有相關。這部分就是很吃背景知識與注意上的細節(例如:呈現的範式(Montage)選擇,是否處在睡眠狀態判斷等),在練習時如同之前老師一直提醒一定盡可能熟悉使用不同範式所呈現的不同樣貌。

3.電學概念

寫練習題的時候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在著墨之前比較沒有接觸過的電學概念,從生理上如何產生波形到訊號接受與差動放大等概念到這種電學名詞,例如極化與非極化電極、漏電(雜散電容、電感)、電容電池組成、庫倫及歐姆定律等等,著實需要花一心力好好理解一番(汗。

4.小朋友腦波

成人神經科training比較少有機會接觸小朋友腦波甚至是小小孩,在準備過程比較需要了解的是什麼時期或時間可能看見什麼樣的Graphoelements,以及小朋友與成人腦波不盡相同之處,例如posterior dominant waves 頻率,自己覺得雖然準備過程中稍微有理解一些小朋友腦波基礎波形,在考試上自己還是硬背居多...,離完全理解還有很大段距離,還是要再花時間好好研究。


試後感想

清楚記得在考試時絞盡腦汁的同時腦中一直浮現:天啊...這考試真的很硬...

從操作技術到腦波判讀定位辨別等,考題出得非常用心且包羅萬象

已經很久沒有坐下來好好進行紙筆測驗的機會,考前還緊張到手心一直冒汗QQ

這樣準備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其實單就準備過程搭配重複翻閱書本注意到不同的細節,在臨床上尤其是 ICU training有需要及時判讀protable EEG時,即有感覺到顯著的幫助

針對一份腦波細細品嚐也更有能力提出自己所認為的想法,或許不見得對,但可以觀察到些蛛絲馬跡進行討論「這可以是什麼?又為什麼?」,這是我之前做不到的事情。

非常謝謝阿真學姐在我剛剛開始接觸腦波的時候,不厭其煩地回答我的問題,聽我背不出各種Normal variants 的全名,從每每判斷皆錯(淚)到還是錯但有接近一點(喂)的腦力激盪

感謝家人一直給予心理上的支持也很樂於聽我分享有趣的觀察事件

還有昱與蒔這兩位最佳情緒價值給予員XD

從踏入牛肉科第一個禮拜值班面對了第一個status epilepicus(癲癇重積)的病人,到後來有機會接觸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才發現自己對於癲癇的了解可說是...皮毛中的皮毛...

然而,在這樣的場合中強迫自己多思考發言或提出想法,對於整理思緒與表達的幫助真的很大

就這樣學習著,然後,從不記得的某一天開始,之於一堆抽象的線條,好像突然更有頭緒去辨別這個到底是不是正常的?不正常在哪裡?怎麼樣不正常?腦中也會不斷冒出一堆問號?

而這次準備的過程也讓自己更有能力去回答腦中冒出的一堆問號,然後產生更多全新的問號XD

自己感到很幸運有機會「初」踏入這個領域,也達到自己設定的小里程碑,成就感十足!

未來的路還很長,尤其part2應該可說是魔王等級...,就繼續持續努力邁進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