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腦波認證考試 |part1心得分享 [牛肉麵NeuroMan]

[菜鳥逼居歪日誌] 冬日海島--澎湖社區記實

回來之後一直覺得需要整理這兩個月的心得
不過post-社區症候群後接著繼續run course實在是一直沒有什麼好好坐下來整理記憶xD
(其實是懶zzzz
總之,想用一個篇幅來敘述在澎湖的社區與生活分享:)
終於在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寫完了XD好的以上是廢話,以下開始正文瞜!

一年前的這個時候,應該是進醫院中最不一樣的兩個月。

依然記得,抵達的夜晚是被各種情緒包覆著的
一方面被結束三個月內科輪訓的殘存疲累纏身,同時為可以暫時抽離醫學中心體系快速運轉而感到輕鬆
一方面因即將探索一個陌生地方而忐忑,卻也對能夠見識「社區醫學」這個名詞充滿各式想像而期待。

澎湖,是個老化相當快速的地方,主要產業也逐漸朝季節性觀光業為主
如何改善高齡者照護與將年輕族群留下或投入此處產業結構的挑戰
在少了夏日觀光勝季繁盛的掩飾
這個時節的澎湖,更得以讓人貼近屬於她原有的面貌與隱藏其中的皺紋。
然後,我開啟了兩個月的課程~
課程剛開始,主要帶領我們的醫師以想了解我們對於澎湖這個「地方」的醫療知曉多少作為開場白
嗯......關於醫療,此時腦中所閃過的所有畫面與文字敘述盡是醫院裡的一切事物,包含診斷、醫囑、各項處置與治療
除此之外呢?好像想要敘述卻無從描述起。
心裡不禁納悶著,沒想到在歷經六年的淬煉轉變身份成爲一個正式醫師進入醫院這個職場
對於醫療的見解也不過就是在四周白色的牆裡,有著各式各樣的人們快速的走動
每天每天除了忙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各自為了生命或者尊嚴忙碌著
牆後面的一切,好像是一個值得探索,自己卻從沒踏入的場域。
 
「沒關係,等你們這兩個月自己走進社區,就知道它缺少什麼又需要什麼了。」
看著語塞的我們,學長以輕鬆的語氣對我們說。
但我總覺得這一句看似簡單的任務若有真那麼容易達成
或許社會上也就不會充斥這麼多根本找不到問題點的問題了。
於是在這兩個月,我們來到不同層級的機構:
我們搭船前往望安、七美、虎井等離島衛生室,參與衛生所巡迴醫療,了解衛生局與編制行政上的運作以及離島整合計畫的現況和後送機制
我們到基層診所、各式長照機構和新住民服務中心討論觀察生活在這裡的不同族群各自的需求和困境
我們走訪社區進行居家醫療和社區衛教去細細體會面對不同自理能力的對象,在對談內容上的呈現或能夠負荷的運動操與預期得到的回饋差異
其實離島尤其是馬公市的醫療能量遠比想像中還要完善許多
其實走進居家用破到不行的台語對臥床失能的長者或或許身心俱疲卻不能說出口的照顧者來上幾句問候,都好像比生硬的診斷治療來得有療癒作用
其實好像慢慢深入體會一個地方,一些平常可能忽略的細微感受也會被放大印在心裡
在走進社區的過程中,我也很喜歡屬於這裡獨有的人事物
遇到以往不曾見但在此處卻不那麼少見的恙蟲病或潛水伕病
以船作為交通工具來去各個參訪地點
更重要的是
有一段時間和暫離原本的生活曲線來自各地的幾個夥伴
在探索社區的同時
聚集在一起完成平常沒機會或總是一再推延的清單像是騎馬、健身和學語言甚至體驗牽罟
討論未來想精進的科別或想要成為怎麼樣類型的醫師
在學長姊帶領下一起品嚐道地海產合菜,坐在吹吹風碼頭店喝咖啡看著海景
在這個海島上感受她的風她的步調過著再一般也不過的日常
都讓我格外覺得珍貴而難得
  
很幸運地
在成為住院醫師的第一年能有機會嘗試破除以醫學中心作為出發點思考的慣性
走入社區自己挖掘問題,試著用自身的力量參與其中
一點一點以醫療或更單純的照護的角度去構築這個社區的樣貌,好像也就足夠了呢!
 
期許有一天澎湖與我們都能找到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的答案。
依然記得,回來的夜晚也是被層層情緒所包覆
依然對可能沒遇過的突發狀況感到忐忑
應該也還是會在被疲憊攀附的生活裡盡力的向前
重疊的就像跳躍了時間,我,又回到原有忙碌的常軌
彷彿那帶有鹹味的強風
那群和我一樣一起追尋未來的人們
那依然模糊卻漸漸清晰的牆外場域
只是一場夢,埋藏在某年歲末季節到過的那個島上


留言